當地故事
學校沒有電腦,升大學卻有「電腦考科」?
2023.08.12

走下梯子,站在喬莫肯亞塔國際機場的停機坪,從台灣出發、僅穿一件短袖上衣的我忽覺一股涼意,平均海拔 1,700 公尺的肯亞首都奈洛比,7 月的日均溫約莫攝氏 20 度。這股涼意與放眼望去的廣闊褐黃色荒原,讓剛下飛機的我才瞬間有種真實感:終於在疫情後再度踏上異國土地了。

學校沒有電腦,升大學卻有「電腦考科」?

這趟來肯亞的主要工作駐點是位於奈洛比北方約 2 小時車程的尼耶利郡(Nyeri County),尼耶利郡幾乎不在觀光客必訪清單上,卻因一件事為人所知:當年伊莉莎白公主便是在這裡接獲父親喬治六世駕崩的消息,於尼耶利郡的樹頂酒店(Treetops Lodge & Estate)成為英國女王。

尼耶利郡的海拔相比首都又略微高些,7、8 月的氣溫和濕度堪比東北季風來臨的北台灣,尚未適應這個雲霧繚繞、天氣濕冷的陌生城鎮,便在懊悔沒有多帶幾件毛衣的狀況下,捲起褲管踩著泥巴地進入學校,開啟工作模式。

肯亞目前的教育體制為 8 年小學(Primary School)加上 4 年中學(Secondary School),大學入學考試簡稱為 KCSE(Kenya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學生們通常在中學四年級、約莫每年年底時,參加長達為期一個月的 KCSE 考試。除了英語、史瓦希利語(Kiswahili)、數學 3 項為必考科目,學生尚須至少擇 4 科為選考科目,其中包含兩門科學領域、一門人文領域、一門技術或實用領域。

在技術領域中,有一個科目類似台灣中學課綱裡的「資訊科技」,名為「電腦學習」(Computer Studies),而這項「電腦」選考科目在當地造就了兩個弔詭的現象:

一、許多學生在 KCSE 選考「電腦」前,從未真正接觸、使用過電腦,僅從課本學習理論知識、背誦應用技巧。

二、不同於現今台灣學測、分科測驗採計特定考科作為申請科系的評量依據(例如:外文系僅採計國文、英文、社會科等),「電腦」考科並非肯亞學生申請「資訊工程」、「通訊科技」等相關科系的必要條件,因此,資工系學生上大學後才第一次學習怎麼使用電腦,這在肯亞並非稀奇事。

追根究柢,以上兩個現象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大部分學校並沒有電腦教室,如果「電腦」成為申請特定科系的必要考科,將對中學期間無法接觸到電腦實作課程的考生非常不利。

記得我曾經問過工作夥伴一個問題,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有點唐突,「既然電腦學習都已經被設為大學入學考科之一了,為什麼政府(教育部)不編列預算讓學校買電腦呢?」實際上,肯亞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負擔所謂「一校一電腦教室」這種看似最基礎的學習資源。

我所工作的單位基本上就是在這種弔詭的環境下試圖尋求一絲可能性,我們以引導、顧問的角色與當地中學合作,協助學校規劃資訊教育(電腦課程)發展藍圖,並針對校方擬出的計畫溝通、理解需求、提供建議,最終,整體評估包含校長、資訊科教師以及校董會(Board of Management)的合作意願、配合度和對於資訊教育的重視程度,若順利達成共識,我們便會媒合再生電腦資源、協助建立電腦教室,並將程式語言的教練引進校園,教授中學生 Scratch 課程。

即便使用著舊型電腦螢幕,學生們仍專注於Scratch學習

比很多台「好電腦」更重要的事

「沒有,我們家沒有電腦,因為負擔不起。上中學(約 15 歲)是我第一次用電腦。」

這趟在尼耶利郡的工作除了訪查與當地學校的合作狀況、洽談往後資訊教育發展的方向,我們也同步在各個學校進行問卷調查與隨機的半結構式訪談,以利更加了解學生對於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資訊及通訊技術)的學習背景和態度。雖然訪調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卻仍在看到數據圖表後浮出更多沉重、複雜的情緒。

在我們服務的地區中,學校是 70% 學生唯一能接觸電腦的地方,而有近 60% 的孩子是目前家中唯一一個學過電腦的成員。對同樣身為 Z 世代(Gen Z)、從小學起就有電腦課,甚至就讀公立高中時有機會學習 3D 列印的我來說,仔細思考數據背後的意義,看到的是最真實的數位落差以及難以弭平的資源鴻溝。

伴隨著資訊的快速流通以及易可取性(Accessibility),當已開發國家正如火如荼推動「數位自學」、「科技融入教學」,世界上仍有數量可觀的一群學童,沒有機會體驗科技軟體帶給生活的效率,也沒有機會享受線上資源的豐富性。

每個訪調的最後階段,我們都會詢問學生目前 ICT 學習的困境與需求,大多數的學生皆表示希望我們可以提供(媒合)更多電腦給學校。的確,先有硬體設備才能接著談資訊教育,在我們服務的大部分學校中,學生幾乎都是 2 至 3 人共用一台電腦,在練習以及進行個人的 Scratch 創作上有諸多不便;甚至有學生害羞地說,她因為和朋友共用電腦、對於操作的步驟想法分歧,結果大吵一架,聽到這裡除了哭笑不得,更多的是無奈以及不捨。

然而,有更多的電腦,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了嗎?訪談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學電腦很好」,但深入一問,卻發現他們其實很難具體講出學電腦究竟「好在哪裡?」這樣的現象更加證實了資訊教育服務中「思維引導」的重要性,擁有一台好電腦並不會直接翻轉孩子的一生,如何將電腦視為汲取知識的「媒介」、發展創造力的「工具」,才是資訊教育的本質,也是我們和當地學校進行合作溝通的基礎。

就如同其中一間服務學校的校長對孩子們說的:

Learning ICT, especially programming, makes you not only a consumer of this digital world but a creator among those who don’t realize its power.

(學習資訊技術,尤其是程式設計,讓你不再只是數位時代的一名消費者,而是讓你在一群不知道如何運用科技力量的人中,成為一位創造者。)

「資訊教育」:解決資源不平等、提供職涯新可能 

曾經在一場活動中與同樣從事非洲 NGO(非政府組織)的同行聊天,台灣的非洲 NGO 圈子其實不大,或多或少都聽過彼此工作的單位,只是具體在當地有什麼服務內容,可能就不是特別清楚。那位夥伴的組織從事的是台灣大眾較為熟悉的衛教服務,當她聽到我們於當地服務的項目後,滿臉疑惑地問:「資訊教育?所以你們就送 3C 產品去給他們嗎?」

老實說,我對於類似的問題並不陌生,同為非洲 NGO 工作者的夥伴都有點難以理解何謂在非洲從事資訊教育了,更何況台灣普遍還存在著對於非洲「很落後」的刻板印象,像「飯都吃不飽了,怎麼還談學電腦?」等等的質疑在這幾年從沒少見。

雖然非洲國家的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一段差距,但以肯亞為例,位於首都奈洛比的學校,教育資源大多已有一定水準,而我們的服務據點主要集中在周邊衛星城市中,硬體條件(校舍、電力、水源等)允許的學校。挖水井、蓋房子、解決營養不良問題、衛教宣導,仍是非洲許多地區的迫切需求,然而,我們切入的面向則是從「資訊教育」解決資源不平等的問題,透過軟硬體的建立、ICT 技能訓練,提供學生們在職涯選擇時多一種可能性,進而讓他們發覺自己的潛能遠比想像的還要更有力量。

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在 Scratch 比賽中贏過男生們,讓我覺得好有成就感,而且更有動力學習了!」

先說,這句話並不是要戰性別,但在離性別實質平權仍有一段距離的肯亞,聽到女學生說出這句話,實在格外振奮人心。許多女學生告訴我們,接觸 ICT 後,她們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比男生差,不是只有男生才能在 STEM(科學 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泛指理工科)領域一展長才,而女生的升學選擇也不再僅限於家政(Home Science)、歷史、文學等科目。

推動教育有許多著力點,或許縮短地域間的數位落差無法立竿見影,但資訊教育的需求確實存在,也是在學童身上非常重要的永續投資,因為一雙雙發亮的眼睛不會騙人,學生們眼中除了反射出一種求知的渴望,更是一股希望──意識到自己一直都擁有選擇的權利。

(作者曾為國立清華大學2021~2022東非國際志工團團長)


Top